DB视讯官网Flower pot fountains
DB旗舰官网甘浩宇“假山”的艺术摸索:古代山川意境确当代解释
2024年5月27日,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达成共识,将2025年至2026年定为中日韩文化交流年。中日韩三国同为东亚邻邦,文化同源、地缘相近,山东省隔黄海与日韩相望,这种天然的纽带为山东与日本、韩国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山东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山东美术馆也凭借一场场高质量的展览,持续加强三国间的艺术对话与交流。
济南国际双年展作为山东首个国际性当代艺术盛会,自2020年启动以来,始终秉持“国际视野”与“中国气质”的办展理念,吸引了包括日韩在内的多国艺术家和策展人深度参与。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表示:“从汉字文明到传统书法,从水墨意境到器物美学,三国同根共生的文化枝蔓紧密相连。当代艺术家们用先锋的艺术语言,将这些传统文脉转化为具有当代价值的视觉表达。每届双年展,我们都邀请来自日本、韩国的艺术家参展。此前两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我们曾与韩国的高元硕先生、尹翊先生以及日本的土方明司先生携手策展。特别是在第二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中,我们还设置了‘异彩与同源’东亚艺术板块,集中展现了日韩艺术的前沿动态。作品既包含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在精神上与东方美学的传统相呼应,观众看了很有共鸣。正在进行的第三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更是荣幸邀请到韩国白南准文化基金理事长金弘姬女士加入策展团队。国际知名策展人的加盟,为双年展注入了跨文化的创新视角与前沿策展理念,进一步提升了展览的国际化水平。”
山东美术馆艺术创作交流中心主任刘媛媛向新黄河记者介绍道:“本届济南国际双年展以‘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表现’为主题,汇聚了来自21个国家的艺术家,他们以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深刻诠释了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与思考。”
一进入美术馆二楼的第四展厅,迎面可见的就是中国艺术家甘浩宇的作品《掇山小稿-妄园》。这是一件以高温瓷、铁板、不锈钢板、黄铜丝等材料打造的装置艺术。从外观来看,它呈现出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假山形象。假山在传统园林和绘画中频繁出现,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刘媛媛介绍:“甘浩宇在创作中借鉴了苏州园林假山叠石的建构方式,通过瓷片拼接出若干座瓷山,并结合金属结构,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体验。每一片瓷片上都绘制着山水题材的画面,这些画面既不完全连续,又相互联系,时间和空间在其中交织错乱,让观众在游走和观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抽象的‘园林’之中。”
据了解,这件作品的材料选择颇具深意,艺术家选择不锈钢、钢板等工业化金属材料,与具有传统意味的瓷器材料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材料上的冲突性不仅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还传达出一种对“成住坏空”的哲学思考。此外,这件作品的结构,可以根据场地的不同进行变化,是一个临时的可变的“园林”,这种灵活性也体现了艺术家对传统园林永久性特征的重新诠释。
在东亚文化中,无论是中国的山水画、日本的枯山水,还是韩国的自然园林,都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文化的共同性贯穿于东亚各国从古至今的艺术之中,可以说,“山水”是东亚文化中一个共同的深邃的话题。通过这件作品,艺术家甘浩宇不仅重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的意境,还通过现代技术与材料,对传统概念进行重新诠释——假山作为中国传统园林中的重要元素,象征着自然的缩影,而甘浩宇将其转化为一个可变的、临时的“园林”,体现了对传统园林永久性特征的重新思考。这种对传统的解构与重构,与东亚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和探索一脉相承。艺术家通过现代艺术的形式,架起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桥梁,为观众提供了对东亚文化共同性的深刻思考。
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表示,除了双年展品牌,山东美术馆也通过一系列的展览活动为中日韩三国的艺术交流搭建平台:“2021年,我们以中韩文化交流年为契机,举办了‘同裳——韩国现代美术中国交流展’;次年,又在中韩建交30周年之际,与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共同推出‘故事里的黄河——山东黄河文化美术作品展’。未来山东美术馆将继续敞开大门DB旗舰官网,与不同文明、不同国家的文化艺术交流互鉴。我们也真诚地邀请大家常来美术馆看看展览、聊聊艺术,亲身感受艺术如何让文化‘各美其美’,期待与各位在美术馆相遇。”